每個爸爸媽媽都會對自己的小朋友有期望,都是希望自己的小朋友是乖的,是好孩子。一個小孩的好壞,都是需要依靠爸爸媽媽的教育,而爸爸媽媽都是孩子的榜樣,所以有10件事,在小朋友10歲前,就需要教懂小朋友的事,讓他們的行為性格都是向好的發展。 

1. 每個人都是平等的

▼ 每一個人都應該得到尊雇重,不單只有對女生是尊重,包括所以性別、年齡的小朋友,都是需要遵重的。 

2. 錯誤是正常不過的事

▼ 從失敗中吸取教訓是必須要學的事,先不要質疑小朋友的錯誤,是需要教從錯誤中改善,讓他們知道失敗也是可以補救,可以有地方可以改善的。 

3. 求學不是求分數,而是求知識

▼ 可能有時小孩的成績未如父母的期望,但不要用分數成績定斷小朋友沒有努力過,是需要鼓勵小朋友,讓他們更有自信的在下一次做得更好。

4. 父母不是敵人,而是可以求助的對象

▼ 無論小朋友做錯什麼的事,先不要呼喝或罵他們,應先了解與聆聽。因為這樣只會讓小朋友不敢向你我傾訴,或有什麼事時,不會主動的向父母求助。

 

5. 要懂得為自己出聲

▼ 尊重是重要的,同時小朋友也需要保護自己的觀點,不要因為自己給人取笑,而放棄自己認為對的觀賞。 

6. 不要為得到別人同意,而做一些自己不喜歡的事

▼ 朋友對小朋友來說,的確是十分重要的事,但這樣也不代表是需要,因為不想失去朋友,而迫自己做一些不喜歡的事。因為一個誠實、懂得理人感受的人,都會更讓人喜歡。 

7. 有不懂的就需要問

▼ 不懂是正常不過的事,問問題比假裝懂的更好。所以要培養小朋友問問的習慣,而不是不懂就不問的習慣。 

8. 如果不適就需要說出來

▼ 有時孩子會怕說出自己不舒服,是怕父母老師不相信自己,這樣就有可能對小孩的健康造成影響。所以要培養小孩如有不舒服的,就需要說出來,因為健康比一切重要。 

9. 愛護大自然

▼ 尊重愛護大自然都是需要從小的培養,而爸爸媽媽都是需要作出好的榜樣,讓他們可以有這個尊重愛護大自然的心。

10. 懂得說「不」

▼ Say No! 無論是對大人,還是對老師,都可以說「不」。面對不符自己價值觀的,或不當的行為時,都是需要懂得說「不」,不要為別人的認同或取笑,而改變自己所認為對的事。

Source: Brightside   
Photo: Brightside
Cover Photo: instagom / mamari