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專欄作家:湊仔爸與返工媽】為了適應,可以去得多盡?不要讓小孩錯過很多合時的快樂
阿豬媽近來聽到一些意見,覺得「去得很盡」:
1.「讀幼稚園梗係讀全日好,早D離開下媽咪,快D適應小學生活吖嘛」
2.「人人都想小朋友開心D,讀Happy School係好,但如果而家冇學術,將來會適應得好辛苦㗎喎」
3.「K2開始唔好俾佢瞓晏覺喇,瞓慣咗的話小學點算」
孩子長大,父母當然會開始為將來學習打算。「去得很盡」,是原來有人認為只要能適應將來,孩子此刻的身心成長需要可以置之不理。
幼稚園讀全日或半日、學校是學術或Happy、瞓不瞓晏覺,這些都是家長的個人育兒決定。意見是可以聽,但若這些意見背後只出於「要適應」,而提不出更實質的好處,那又似乎是個無底深潭。
孩子出生的一刻,父母對他有甚麼期望?說偉大點的,可能是找到人生目標,對社會有貢獻,做個好人,孝順父母。說實際點的,是大個賺到錢養得起自己,安居樂業不要父母憂心。
可是,不知何時開始,社會迫使父母對孩子的期望簡化為「不要落後」。不甘落後,就花心思讓孩子盡早「適應」,嬴在什麼什麼線,之前所定的長遠目標都通通忘記。
因為小學不能午睡,所以K2開始不准午睡,用兩年來適應。
因為小學將會很辛苦,以免孩子Happy 慣,所以K1 開始習慣辛苦,用三年來適應。
因為小學要全日離開媽媽上學,所以N班開始上全日班訓練獨立,用四年來適應。
那阿豬媽豈不是現在要試穿成人尿片,來預備年老失禁的日子?把牙脫光再去適應使用假牙?提早幾十年足夠了吧?
因為要適應將來,所以要犧牲這刻。這個邏輯合理嗎?
適應力並不是透過剝削去培養出來的。不合時地被安排適應一個大人估算出來的「將來」,只會阻礙孩子的成長,也錯過很多合時的快樂。再者,若大人對「將來」的估算錯誤,現在孩子所預備的分分鐘到將來已完全不合用。那為何要放棄我眼前的實際需要和快樂,去提早適應一個未知的將來?
再說下去,適應了小學又怎樣?就是再適應中學、適應大學、適應出來工作,適應組織家庭......沒完沒了。
孩子一生,就是無止境的預備將來,但從來沒有活在當下。
在適當的時候做適當的事情,滿足不同階段的成長需要,盡情發揮各項潛能,培養一個心靈強壯的孩子。時候到了,不管是怎麼樣的環境,孩子都自然能適應轉變。
--阿豬媽
想知道更多阿豬媽與阿豬爸的育兒心得,可以follow【湊仔爸與返工媽】Facebook喔!